小兒科醫學會告誡,沒有「必要條件」就不應該割包皮!

要不要割包皮是一個令父母困惑的問題,許多年前,各大醫院都在嬰兒出生時詢問媽媽是否要割包皮,
最近就很少會有醫師建議嬰兒割包皮,因為隨醫學的進步而逐漸瞭解,割包皮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要瞭
解這個問題就必須先瞭解大人與小孩的包皮在生理及構造上的不同。

一般而言,幾乎所有的爸爸都不記得自己在幼兒時期的包皮狀況,也一直認為兒子的包皮及陰莖是大人
構造的縮小版。事實上,大人的包皮只是覆蓋在龜頭上的皮瓣,可以推開清洗,而小孩的包皮內層嫩皮
是完全黏連在龜頭的表皮上,兩者之間完全無空隙,這種構造是為了保護嬰兒細嫩的龜頭,不受細菌及
尿液的侵犯。

我曾經做過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在四年級學生中,有百分之四十的人龜頭已成熟,和包皮分離,可以
褪開清洗。六年級學生則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龜頭和包皮分離,換言之,包皮和龜頭要在青春期開始時
才進行分離現象,如果明白這個過程就知道小學以前絕大多數的幼兒是無法看到龜頭且褪不開,這才是
正常的。大多數的父母仍然會有以下幾點錯誤的觀念:

1. 認為包皮除了保護外,沒有其它功能。
2. 包皮給人的印象只是麻煩,且容易藏污納垢。
3. 甚至有些人還會懷疑,包皮會妨礙龜頭的發育而認為是累贅,不如趁早割除,較有利於清洗和發育。

以上觀念並不被醫學界所認同,近年來,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告誡,沒有必要條件就不應該割包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rren4321 的頭像
    warren4321

    warren

    warren4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